6月、7月、8月,馬來西亞疫情白熱化,一直處在高位數,政府在全國范圍內實施“全面封鎖”,暫停經濟和社會活動。身處異國他鄉,身邊“病毒橫行”,就項目所在的工廠里,從馬來團隊進廠到離開已經確診了幾百例。嚴峻緊張的形勢,艱難苦困此起彼伏,磨練了馬來團隊的意志,也塑造了英勇、豁達與樂觀的他們!
“我們最怕的一次,就在我們跟業主待的集裝箱辦公室里,上午在談項目的事情,下午就有其中一個確診了,我們馬上被隔離起來,那次真的以為中標了!”項目團隊成員如是說,“每周兩次的核酸檢查已經習以為常,而作為密切接觸者被隔離好幾次了。”面對每天1.5-2萬的新增病例,他們心有余悸,但即便如此,在隔離期間依然在梳理項目存在的問題,加強溝通,相互鼓氣!
文冬縣與萬津市兩地相距約120公里,兩個半小時車程,是公司項目實施的兩大主場。陳立君、陳春水、黃正國分別在項目駐場。在6月份封國的時候,陳立君和陳春水在萬津市隔離,黃正國孤身在文冬縣。
因疑似200多個德爾塔病毒,當地軍隊把文冬縣城封鎖,黃正國和幾個華人工友不得已躲在山腳的村屋里,由于封鎖,當地幾乎所有的門面都關閉了,大伙輪流外出到僅剩的一兩家開門的飯店打包。挖房東的木薯烤、摘菠蘿蜜、看榴蓮成為了隔離時的娛樂減壓項目,黃正國經常調侃說:帶著一幫沒打疫苗的老殘(華人工友都有三高)躲病毒。他們就說,“如果中了,你就把我們埋到后面的義山(華人公墓)吧!”大伙開著玩笑,秉持樂觀、相互陪伴。就這樣,黃正國堅持了一個月。此后為了回萬津,在吉隆坡關卡時被警察扣留,在業主的協調下才得以脫困放行!歷經波折,終于在萬津和“戰友們”集結。
經歷層層“闖關”,幸運的項目團隊與病毒擦肩而過,歷經千難萬險后,他們身上充滿的是釋然與豁達:“現在回想起來,也不覺得有什么了!”